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15:37:17  浏览:988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的通知

安监总管三〔2011〕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精神,进一步促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的条件

(一)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

1.已依法取得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应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2.已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1年(含)以上,并按规定进行自评,自评得分在80分(含)以上,且每个A级要素自评得分均在60分(含)以上;

3.至申请之日前1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造成10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中毒事故。

(二)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

1.已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并持续运行2年(含)以上,或者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评审得分在90分(含)以上,并经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均可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

2.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一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经营活动5年(含)以上且至申请之日前3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或者10人以上重伤事故,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中毒事故。

(三)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

1.已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并持续运行2年(含)以上,或者装备设施和安全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集团公司推荐、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均可申请一级企业评审;

2.至申请之日前5年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含承包商事故),或者10人以上重伤事故(含承包商事故),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爆炸、火灾、泄漏、中毒事故(含承包商事故)。

二、工作要求

(一)深入宣传和学习《评审标准》。各地区、各单位要加大《评审标准》宣传贯彻力度,使各级安全监管人员、评审人员、咨询人员和从业人员准确把握《评审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方法;要把宣传贯彻《评审标准》作为危险化学品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有力工具,以及安全监管部门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

(二)及时充实完善《评审标准》。考虑到各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评审标准》把最后一个要素设置为开放要素,由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充实。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要根据本地区危险化学品行业特点,将本地区关于安全生产条件尤其是安全设备设施、工艺条件等方面的有关具体要求纳入其中,形成地方特殊要求。

(三)严格落实《评审标准》。《评审标准》是考核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水平的统一标准。企业要按照《评审标准》的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评审单位和咨询单位要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和咨询指导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各级安全监管人员要依据《评审标准》,对企业进行监管和指导,规范监管行为。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铁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暂行规定

铁道部


铁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暂行规定
1995年6月16日,铁道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铁路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维护铁路的稳定和社会安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铁路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实行铁路养老保险费用系统统筹的企业全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含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职的人员,下同)。
第三条 铁路企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全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多层次的保险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由铁道部代表国家依法强制实施,企业和职工必须参加。
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在部的宏观指导下为职工建立。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职工自愿参加。
第四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属于参加统筹的全部职工和退休人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挪用。
第五条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与职工在职时的缴费额和缴费年限挂钩,待遇水平应当以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为标准,要与铁路的发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条件
第六条 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凡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或个人缴费前的连续工龄加个人缴费年限满10年的,均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第三章 养老保险待遇
第七条 铁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办法。在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方案实施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暂按《铁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执行(见附件一)。
第八条 建立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每年7月1日按全部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80%(特殊情况下,可低于40%)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见附件二《铁路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定期调整办法》)。每年具体调整标准和办法,由部根据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统一制订。
第九条 铁道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制订《关于建立铁路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另发),企业依据部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实施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四章 养老保险基金
第十条 铁路设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由铁道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根据部定统筹项目支付范围,按照“以支定筹、略有节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统一征集、调剂和拨付。统筹基金的结余额,除留足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80%左右应用于购买由国家发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特种定向债券。统筹基金不敷使用时,由同级财政予以支持。
第十一条 企业和职工必须按时足额向铁路社会保险机构(以称简称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职工养老保险卡片。缴费办法由部统一制订(见附件三《铁路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暂行办法》)。
第十二条 企业和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转入社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实行专项储存,专款专用。存入银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根据银行的居民存款利率,并参考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计息 ,所得利息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并免征税费。
第十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调剂和使用,按部统一制订的《铁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另发)执行。
第十四条 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费由各级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筹集和管理。
第十五条 铁道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本着满足实际支出需要和节约的原则提取和拨付管理费。管理费主要用于支付社会保险机构的行政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具体办法由部统一规定。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十六条 铁道部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负责审议全路养老保险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指导和监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营运和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部主管领导担任,劳资、人事、财务、计划、审计、休干、工会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
第十七条 铁道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对外称铁道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统一负责全路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贯彻国家有关养老保险制度的方针、政策;
(二)制订铁路养老保险的改革和发展规则;
(三)拟定铁路养老保险的规定、办法,并组织实施;
(四)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内部审计制度,并监督实施;
(五)负责全路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管理、支付、编制预决算和保值增值;
(六)管理其它社会保险的有关待遇;
(七)指导全路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铁路局(集团公司)、部属总公司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对外称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具有代部行使统筹的管理职能,并逐步过渡为铁道部的派出机构,目前暂由各单位代管。其职责是:按照部统一规定,具体负责筹集、管理、上缴和拨付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个人养老保险档案;编制养老保险基金预决算;为职工提供查询个人帐户服务;负责其它社会保险待遇的日常业务管理;协助退休管理部门做好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各级社会保险机构业务上受上级社会保险机构领导并接受同级审计部门的检查和工会的监督,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要征得上级社会保险机构的同意。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审计、监督制度,定期向全路公布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情况和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使用情况,增加透明度,主动接受有关部门和职工群众的监督。
第二十条 各级社会保险机构应按居民身份证号码,建立职工养老保险档案,用于养老保险的申请、查询、审计、基金转移和待遇支付等。
第二十一条 各级社会保险机构有权检查同级和下级单位财务帐目中的工资收入以及离退休费用的提取和支付情况,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凡符合法定条件退休的职工,有权享受本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并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二十三条 职工有权查询本人养老保险缴费情况。
第二十四条 职工到达法定的离退休年龄并符合养老保险条件的,有关部门应即办理退休手续,其养老保险待遇需经同级社会保险机构审核批准后支付。
第二十五条 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社会保险机构有权拒付养老金,所需费用由原单位负担。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规定侵犯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合法权益,擅自动用养老保险基金的单位或个人,视情节轻重,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给予责任者以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实行。
附件:一、《铁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
二、《铁路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定期调整办法》
三、《铁路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暂行办法》

附件一:铁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
根据国家提出的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改革要求,为实行铁路企业职工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奠定基础,并实现新老办法的平稳过渡,结合铁路的实际,特制定铁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铁路养老保险费用系统统筹的企业职工。
第二条 离退休(职)人员的月基本养老金,由按部规定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职)金、按个人缴费累计额一定比例增发的缴费养老金和按规定发给的津贴、补贴三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
月基本养老金=按部规定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职)金
+个人缴费累计额×增发比例
+按规定发给的津贴、补贴
(一)基本离退休(职)金按以上核定的计发基数和规定的计发比例计算。
1.以1985年工资改革套改后本人标准工资为基础,按〔85〕铁劳人字1194号文件规定的工资标准、部有关增资规定和离退休时间计算,至实行岗位技能工资标准前,最多不超过八级(工资改革试点单位的济南铁路局、大桥工程局和贵阳车辆工厂最多不超过七级),低于八级的(上述试点单位低于七级的),按实际增加的级数计算;个别职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模称号并受到奖励晋级的和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地区增资政策的,可分别另加一级。
2.按部的规定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标准的,技能工资最多按增加两个档差计算(上述试点单位最多按增加四个档差计算)。
3.岗位工资按铁劳[1993]125号文件附表8规定的计发标准计算。
4.离休人员按基本离休金计发基数的100%。
5.退休(职)人员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及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计发比例。
(二)缴费养老金依据个人缴费累计额和按缴费年限加缴费前连续工龄确定的比例增发。遇有特殊情况,增发比例由部统一调整。
实施本办法期间内,职工不论在哪个月份到达法定年龄退休,均可按当年12个月缴费,并按个人缴费累计额和规定比例增发缴费养老金。
(三)津贴、补贴包括:
1.铁劳[1988]551号文件规定的补贴。
2.执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1994年12月31日以前出台的生活物价补贴和书报、洗理费。
3.按连续工龄(含缴费年限)一年2元给离退休人员建立的年功补贴。
4.1995年部定统筹补贴20元(要用于转化企业负担的养老金)。
5.[65]国物字23号文件规定的粮价补贴、铁财[1992]98号文件规定的房改补贴的20%部分。
第三条 本办法实施后,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条件不变。
第四条 对本办法实施前获得国家规定可享受养老保险优惠待遇的劳动模范等称号的职工,离退休时仍按规定保留优惠待遇。本办法实施后,职工再获得劳动模范等称号时需给予奖励的,由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或在为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时予以优惠,离退休时不另外提高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
第五条 各单位在办理职工离退休(职)手续时,首先要按本规定核准本人基本离退休金计发基数,正确计算基本离退休(职)金、缴费养老金和规定的津、补贴,并填报《铁路离退休(职)人员养老金审批表》,经同级社会保险机构审批后,方可下达通知书。各部属社会保险机构应将本年内离退休人员增减情况汇总,并填报《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减)核查表》(计算机软盘)、《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减)汇总表》和《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减审批表》,于翌年1月底前报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审批后,方可按部有关规定列支。
第六条 从1995年1月1日起,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增长和标准提高部分,不再作为计发基本离退休金的基数;实施本办法的同时,不再执行劳动部劳险字[1992]15号文件关于增发10%离退休(职)金的规定。若个人缴费养老金低于按二条(一)款核定的基本离退休(职)金与铁劳〔1988〕551号文件规定的补贴之和增发10%离退休(职)金数额时,其低于部分予以补齐。
第七条 实施本办法所需资金,离休人员按部财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列支;退休(职)人员在统筹基金中列支。
第八条 本办法自1995年7月1日起实行,至实行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之日止。
第九条 本办法由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二:铁路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定期调整办法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铁路的实际情况,为保障铁路离退休人员(包括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办理退职按月领取退职生活费人员,下同)的基本生活,特制定铁路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定期调整办法。
一、从1995年起,根据铁路养老保险费用统筹基金的支付能力,每年7月1日按全路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80%(特殊情况下可低于40%),对上年度及以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在部规定的基数上进行调整。调整标准和办法由铁道部统一制定。
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基数的核定
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基数按下列项目和办法核定:
(一)基本离退休金
1.国发[1978]104号文件颁布前离退休的,按国家规定计发的基本离退休金。
2.执行国发[1978]104号文件以前至1985年工资改革前离退休的,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及国家和部有关规定计发的离退休金或退职生活费。
3.参加了1985年工资改革后离退休的,以1985年工资改革套改后的标准工资为基础,按[85]铁劳人字1194号文件规定的工资标准、部有关增资规定和离退休时间计算,至实行岗位技能工资标准前,最多不超过八级(工资改革试点单位的济南铁路局、大桥工程局和贵阳车辆工厂最多不超过七级),低于八级的(上述试点单位低于七级的)按实际增加的级数计算;个别职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模称号并受到奖励晋级的和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地区增资政策的,可分别另加一级。按部规定实行了岗位技能工资标准的,技能工资最多按增加两个档差计算(上述试点单位最多按增加四个档差计算),岗位工资按铁劳[1993]125号文件附表8规定的计发标准计算。计发比例按国家和部有关规定核定。
(二)国家规定增发的离退休金(退职生活费)、补贴。
(三)国家和部规定可列进统筹基金的津贴、补贴。
(四)参照执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1994年12月31日前出台的生活物价补贴和快报、洗理费。
(五)按连续工龄(含缴费年限)一年2元给离退休人员建立的年功补贴。
(六)1995年部建立的统筹补贴(要用于转化企业负担的养老金)。
(七)《铁路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实行后按规定计发的缴费养老金。
(八)按本办法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并入下次调整基数。
三、部核定的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基数以外部分,为企业负担的养老金,不得列入部的有关费用,可在部每年调整基本养老金时一次或逐步转化。凡未按上述规定核定调整基数的离退休人员,不得列入调整基本养老金的范围。
四、自1995年1月1日起,铁路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不再执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的规定。
五、定期调整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逐级审批制度,由各级铁路社会保险机构归口报批。各单位应认真填报《调整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核查表》(计算机软盘)、《调整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核查汇总表》、《调整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花名册》(计算机软盘)和《调整离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审批表》,一并报部审批后,方可按部有关规定列支。
六、实施本办法所需资金,离休人员按部财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列支,退休(职)人员在统筹基金中列支。
七、本办法由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三:铁路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暂行办法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结合铁路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缴费范围
铁路企业固定工、劳动合同制职工,均应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办法。
第二条 缴费基数和比例
(一)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用人单位按工资总额下达的个人缴费指标的,按下达的指标为缴费基数。月平均工资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其中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
(二)自1995年7月1日起,职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4%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金额计算到角,角以下四舍五入。个人缴费比例随工资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一般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8%,提高比例和执行时间由部统一公布。
(三)职工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超过全路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00%的,按全路职工平均工资200%作为个人缴费的基数;低于60%的,按60%缴纳。
(四)职工从办理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次月起停止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但在实施《铁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暂行办法》期间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不论在哪个有份到达法定年龄退休均可按当年12个月缴费,并按个人累计缴费额和规定比例增发基本养老金。
第三条 缴费管理
(一)收缴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部对各单位以上年工资总额基数进行收缴,各单位应按指标逐级落实到个人,由职工所在单位按月在发放工资时代为收缴,并转入铁路社会保险机构(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纳入铁路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反规定欠缴、拖缴和挪用。未按规定缴纳的,由社会保险机构强行划缴并收取滞纳金。
(二)各单位要建立《铁路职工养老保险台帐》和《职工养老保险卡片》,及时将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并应尽快实行计算机管理。翌年1月份内,应将上年缴费情况打印卡片交职工本人留存。
第四条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转移
(一)职工在铁路企业统筹范围内流动时,只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卡片的转移手续,不转移基金。
(二)职工离开企业统筹范围的,将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累计金额核转。转移的起始时间,自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月起计算。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由铁路分局、工程处,总公司直属工厂一级及以上单位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办理移交和接收手续。
(四)从路外调入的职工,接收单位应将其按规定数额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转移单和手册或卡片一并交上述社会保险机构核准盖章后方可办理接收手续。从已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调入的职工,未按规定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应全部补缴,补缴时间从接收单位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月起至调入之月止;补缴基数和比例,应按原单位工资转移单介绍的工资收入及规定比例缴纳,并相应建立养老保险档案。
(五)职工调往不实行个人缴费的单位,不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转移手续,但个人缴费额应返还个人。
第五条 新安置的复员退伍军人、军队转业干部和新录用的人员,均从调入或录用当月起,按规定的工资收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建立养老保险档案。
上述人员从第二年起按正常办法办理。
第六条 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七条 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八条 本办法由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国营报社成本管理实施细则

财政部


国营报社成本管理实施细则
财政部


根据1997年9月8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目录(第六批)废止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成本条例)第十二条和第四十五条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关于实施范围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的实施范围,包括下列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纳入预算内的,实行独立核算、企业管理的报社:
一、各级国营报社;
二、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团体附属的报社。

关于成本开支范围
第三条 报社的下列费用开支,列入成本:
一、支付给作者、译者、校订者的稿费、校订费,广告组稿费,支付给编辑部门委托社外人员进行设计、编辑、审稿、抄稿、校对、广告绘图等费用,以及聘任通讯员费用;
二、报纸或其他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铅耗、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委托外厂代印所发生的纸型航运、传真、印刷等费用;
四、因故发生的重制、重排、重印、扣除过失人赔偿后净损失的费用;
五、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凭费和修理费;
六、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为提高报纸质量、时效所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购置样品、样机和一般测试仪器的费用;
七、按国家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税金、技术改进奖和合理化建议奖;
八、按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工会经费和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教育经费;
九、材料、书刊及其他产品的盘亏和毁损;
十、报纸和其他产品退换的费用,残次品修复费用和报废损失,停工期间支付的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设备维护费及管理费,经同级财政机关批准核销的坏帐损失;
十一、财产和运输保险费、契约、合同公证费和鉴证费、咨询费、诉讼费、聘请律师费;
十二、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十三、按规定支付的损耗报费、宣传推广费、自办发行费用(包括自办门市部费用),以及报纸代销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
十四、组稿采访费、摄影费、电报电话费、电传费、报纸赠阅费、内部刊物费、报刊图书资料费、办公费、旅差费、会议费、劳动保护用品费、冬季取暖费、水电费、外事费、消防费、检验费、仓库经费、注册商标费、展览费、未成立工会组织的报社文体学习费等编管费;
十五、经财政部审查批准列入成本的其他费用。
第四条 按规定支付的广告组稿费和报社支付给编辑部门委托社外人员进行设计、编辑、审稿、抄稿、校对、广告绘图、聘任通讯员等费用,应由报社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同级财政机关备案,否则不能在成本中开支。
第五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各种物资消耗,除零星的机物料外,只限于计算期内实际消耗用的物资,不包括车间、班组或其他基层单位已领未用的数额。
第六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原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如印刷报纸用的自备纸张、油墨等材料;辅助材料,是指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材料,如照像用的胶片、药液,装订用的铁丝及各类粘着胶等。报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回收的边角余料、下脚料、废料以及
回收的包装物等,凡是有利用价值的,应当估价入帐,并分别冲减成本费用。
第七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低值易耗品,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内,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按报社不同规模分别为200元、500元、800元)以下的劳动资料及家具用具等。有些物品价值虽然高于(200元、500元、800元)规定限额,但属于易损坏、破碎或更换频繁的
,也作为低值易耗品管理。具体划分办法,由主管部门提出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目录与同级财政机关商定。
第八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其他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磨损,按规定的折旧率(或标准)提取,用以补偿固定资产损耗价值的费用。
第九条 按规定允许列入成本的固定资产租凭费,是指产权不属于本报社,按照国家有关租凭费用财务处理的规定,应从报社成本中支付的各项租凭费用。凡已支付了租凭费的固定资产,租凭方不得提取折旧费,但不包括属于分期付款性质的购置费和租入设备所有权转归承租单位的租
凭项目中,用其他资金支付的租凭费部分。
第十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和中小修理费用。凡提取大修理基金的报社,可按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机关核定的提取率按月提取,并列入当月成本;中小修理费用按实际发生额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不提取大修理基金的报社修理固定资产发生的大修
理费用实行计划管理,按实际发生额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
第十一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为提高报纸质量、时效所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分别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报社内部的科研机构、实验室所需的人员工资,各项研究试验材料和管理费用,列入成本;
二、为进行技术开发所耗用的原材料、工资、应分担的车间经费和报社管理费等有关费用,列入成本;
三、为提高报纸质量、时效所发生的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调整设备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试验费,样品、样机和一般测试手段的购置费等费用,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试制失败发生的损失,由同级财政机关批准,在报社营业外列支,不列入成本。
第十二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是指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的报社编辑生产等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人员(含炊事人员)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和工龄津贴。不包括应当在工会经费或职工福利基金中开支的工会干部、幼儿园、托儿所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工资以
及应当在营业外列支的退职金、退休费、离休费和长期病假人员工资。也不包括应当由专用基金支付的清理报废固定资产人员的工资和应当由专项工程负担的人员工资。
第十三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福利费,是指按报社职工工资总额扣除各种奖金(包括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提成工资),以及落实政策补发的工资和生活困难补助费后的数额的11%提取。报社职工工资总额,是指报社实际支付给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工,
以及计划外用工中经县以上劳动部门正式批准常年参加报社生产经营的亦工亦农人员和个别报社用集体所有制招工指标招收的人员的工资。
第十四条 除按国家规定列入成本的技术改进奖和合理化建议奖金以外,其余各种奖金、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提成工资、自费改革工资等都不得列入成本,按同级财政机关批准的奖励标准在报社留利中开支。
第十五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工会经费,按报社职工工资总 额扣除落实政策补发工资和生活困难补助后的数额的2%提取,未成立工会的报社文体活动费按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标准提取;列入成本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范围内掌握开支。
第十六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残次品修复费用和报废损失、停工损失和坏帐损失,分别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可以修复的废品修复费用,包括在修复过程中领用的原材料、零配件价值和支付的工资等,以扣除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列入成本。
二、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以实际成本扣除残值和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列入成本。
三、在停工期间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和发生的设备维护费、管理费、以扣除过失人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净额,列入成本。计划停产期间的各项费用开支,列入开工期间的产品成本。
四、坏帐损失,是指由于债务单位撤销,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清偿后,确实无法追还,或因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追还等原因造成的债权损失。坏帐损失,要查明原因,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尽可能追回损失,经过依法清理确属无法追回的部分
应在取得债务方主管部门、财政机关或人民法院等有关单位的书面证明后,按损失净额列入成本。
第十七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保险费、契约、合同公证费和鉴证费、咨询费、诉讼费、聘请律师费、专用技术使用费以及排污费,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报社进行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按照实际交纳的保险费用,列入成本,保险公司给予报社的优待,应冲减保险费支出;
二、报社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支付的契约、合同公证费、鉴证费、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咨询费、诉讼费和聘请律师费,可以按数额大小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
三、引进技术的技术转让费(包括许可证费、专利费、设计费),在引进技术项目投产后支付的,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在引进技术项目投产前支付的,作待摊费用处理,投产后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引进技术的职工培训费,可以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为掌握使用引进技术发生的其他
有关费用,可列入引进技术项目投产后的成本。
四、报社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交纳的排污费用,可以列入成本;但从开征后第3年起,报社继续超标准排污,按规定加收的排污费和罚款,应在报社留用利润中列支,不得列入成本。
第十八条 按规定列入成本的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应按支出数扣除流动资金存款利息收入后的余额列入成本。银行按规定加收的各种加息或罚息,应在报社留用利润中开支,不得列入成本。
第十九条 报社的报纸赠阅费、内部刊物费,按下列办法开支:
一、报社的报纸赠阅费,是指报社按主管部门批准的范围和数量,留作内部用的工作报纸和赠送给作者及有关单位的样报费用。内部工作样报和赠送给有关单位的样报应严格控制,经社长批准,按报纸定价扣除发行折扣后转帐;
二、内部刊物费,是指报社为编辑、发行业务出版的内部刊物所发生的纸张材料、稿酬和印刷等费用,有收入的应将收入抵支出后的净额列入成本。
第二十条 下列各项费用开支,不得列入成本:
一、应在基本建设资金、各种专项基金和专项经费中开支的费用;
二、应在报社留用的利润中开支的各种奖金,超过标准工资的计件工资(经劳动部门批准实行计件工资的除外)、浮动工资、提成工资等;
三、应由报社自有专用基金中开支的建筑税、上交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应交的奖金税;
四、报社认购的国库券支出;
五、超过国家统一规定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的部分,又未按规定报同级财政机关批准的各项费用;
六、应由行政经费、事业费开支的各项费用;
七、应在报社留利中开支的各项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
八、应在销售收入中列支的锐金和支付给发行部门的发行费用;
九、基本建设借款和专项借款的利息;
十、与本报社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费用;
十一、报社自愿对各种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的赞助资金。
第二十一条 报社对于既没有国家法律规定,又没有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明文批准收费的各种摊派款项,有权拒绝支付。

关于成本核算
第二十二条 报社应按财政部制定的有关成本核算的统一规定和主管部门的补充规定,并结合本报社生产经营的特点,确定成本核算的程序和具体方法。但不得与财政部的统一规定相抵触。
第二十三条 报纸成本的核算应以每一种报纸为成本计算对象:
一、报纸以对开千印张为核算单位;
二、报纸成本的计算方法,采用分步法。
第二十四条 报社所属印刷厂是按照排字、制版、印刷、装订等工艺步骤分类归集费用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方法可根据情况采取品种法(简单法)作为成本的计算方法。
第二十五条 报纸成本应根据计算期内报纸总印张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核算。不得以计划成本、估计成本或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采取计划价格计算成本的报社,月终结算成本时,必须按照规定调整成本差异,不得任意多摊或少摊成本。
第二十六条 按规定一次支付、分期摊销的费用,应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分摊,分摊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年。
铸字、浇铅版使用的铅料,每月根据铸字和浇铅版熔化合金铅的重量,按1%-3%的损耗计算摊销数。
第二十七条 按规定报社的预提费用,是指应由本期成本负担而尚未支付的费用。预提数与实际数发生差异时,应及时调整提取标准。多提数额一般应在年终冲减成本,不得保留余额。因特殊情况必须保留余额的,应在年度会计报表和财务说明书中说明,并由同级财政机关批准后,方
为有效。
第二十八条 按规定报社的低值易耗品分别按下列方法列入报纸成本:
一、凡单价在50元以下的管理用具和小型工、卡具,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
二、其余的低值易耗品以及单价超过规定限额已达到固定资产规定标准,但由于使用年限较短,容易损坏,更换频繁的,主管部门已列入低值易耗品目录的,领用时可列入“待摊费用”科目,分月计入成本,但最多不得超过12个月(可跨年摊销)。报社应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低
值易耗品的总分类核算和设置低值易耗品明细帐。
三、其余的低值易耗品,也可以在领用和报废时,各摊销50%的办法。
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在本实施细则下达以前已经列入成本的低值易耗品,不再作调整。
第二十九条 按规定必须划清成本核算的界限,是指在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的前提下,不得将本期成本列作下期成本,也不得将下期成本列作本期成本;不得将在产品成本列作产成品成本,也不得将产成品成本列作在产品成本;不得将可比产品成本列作不可比产品成本,也不得将不
可比产品成本列作可比产品成本。
一、报纸完工产品的产量,是指报纸印刷完毕可供发行部门发行的数量。
二、印刷厂其他产品的在产品与产成品的划分界限规定为:
(一)各类印刷排版产品以付型为产成品,未付型的为在产品。
(二)各类胶印照相制版产品,以打样签证为产成品,未签证的为在产品。
(三)各类印刷产品,以按印制单规定的产量,印刷、检查完毕,可供销售或可转装订车间装订者为产成品,在此以前作在产品。
(四)各类装订产品以装订、检查、包扎完毕,可供销售的为产成品,在此以前的为在产品。
(五)其他产品以作为产品交库或已能分段对外计件收款或虽不能对外计件收款,但可以全部移交下道工序加工者作为产成品,在此以前均作为在产品。
(六)各类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以工时法或约当产量法计算。
三、报社附属非独立核算的印刷厂要根据设备生产能力,通过制定纸耗及其他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和车间经费计划,制定可比成本下降率和计划生产成本指标。
四、报社年度成本计划报同级财政机关审核批准后,作为考核报社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依据、一般情况下报社不得突破,遇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年度计划指标时,应及时报同级财政机关审批。
五、报社季度、月份成本计划,应根据年度成本计划要求编制,由报社领导批准后执行,季度成本计划报同级财政机关备案;
六、年度成本计划的表式和编制方法,由财政部制定,季度、月份成本计划的表式和编制方法由报社按财政部的要求,根据本报社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十条 成本核算资料必须完整,如实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消耗,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凭证、帐册、费用汇总和分配表等资料,内容必须齐全,真实、记载和编制必须及时。
第三十一条 报社在年度终了前,必须认真进行财产物资盘点清查工作,弄清家底,核实盈亏。对流动资产盘亏盘盈,应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报经审核批准后,按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调整成本。

关于成本管理责任制
第三十二条 报社在社长领导下按级按分工职责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
第三十三条 按规定报社编制的成本计划是生产财务计划的组成部分,其编制和审批程序如下:
一、报社在每年年终前根据当年各项指标执行情况,通过对下一年报纸发行的预测,编制下一年度的成本费用计划。
二、报社的编辑部门和经理部门应按当年各项费用情况,本着合理、需要、节约的原则编制下一年度各项编辑费和管理费用计划。
第三十四条 报社年度成本计划指标,必须分解落实到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都必须把报社规定的成本指标,列为经济责任制的一项主要内容,按月进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折,按年、季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
第三十五条 报社应做好成本预测工作,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报社要经常调查研究,掌握市场信息,包括报纸发行情况,读者对报纸的意见,以及印刷质量和纸张等材料的资源及价格情况,并据以制定降低成本,提高报纸质量和时效的措施。
第三十六条 报社在社长、总会计师领导下,按照规定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如下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定额管理。对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的消耗以及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定各项平均先进的定额,实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制度。
二、计量验收。建立健全物资的收发、领退、计量和计价制度,一切物资的进出、消耗都要经过计量、验收,各种计量设备、工具和仪表都要配备齐全,并须指定专职机构或专人经常进行校正和维修。
三、财产、物资盘存。建立和健全财产、物资盘存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保证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四、原始记录。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量、质量、工时、设备利用、材料消耗、物资收发和领退、零部件、在产品、半成品的转移,产成品的入库与发出,财产物资的毁损等都应做好完整、真实、清楚、准确的原始记录。
第三十七条 按规定报社的社长对成本管理工作应尽的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财经纪律和财政、财务制度,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财政、财务制度和侵占国家收入以及铺张浪费、弄虚作假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保证完成成本任务,对报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负完全责任。
二、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建立各级成本管理责任制,督促财会部门将成本指标分解下达到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
三、组织与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努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完成各自的成本费用计划。
第三十八条 按规定报社的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的报社领导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职责如下:
一、协助社长组织领导报社的成本管理工作,正确执行成本计划,准确核算成本,并对报社的经济效益负责。
二、定期检查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研究解决。
三、宣传国家有关成本管理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政、财务制度,审查成本计划和重要的财务开支。
四、协调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与财会部门的关系,提高报社的经济效益。
第三十九条 按规定报社财会部门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职责如下:
一、制定报社的成本管理制度;
二、参与制定各项定额和社内计划价格;
三、编制报社的财务成本计划,并负责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
四、检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
五、组织成本核算,指导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
六、进行成本的预测、控制、监督和分析工作。
第四十条 按规定报社应组织各职能部门定期检查、分析成本计划和各种定额的执行情况,填报各种原始记录和报表,做好下列各项成本管理工作,保证成本计划的顺利执行:
一、编辑部门加强编辑审查,认真审稿,减少拆版损失,防止由于编辑差错造成废品损失,严格控制组稿采访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减少不必要的内部刊物,负责制订稿费发放标准,控制稿费发放范围,节约各项编辑费用;
二、发行部门负责与邮局等发行单位联系,了解报纸发行情况,编制各种报纸发行计划,降低宣传推广等费用;
三、广告部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广告,编制广告计划,精心设计,合理利用版面,降低广告业务费用,积极催收广告费,减少坏帐损失;
四、生产部门负责制定生产定额,编制和落实生产、作业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和合理高度,提高工时利用率,减少停工、窝工损失,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产品、半成品的资金占用,组织各基层单位对在产品、半成品定期进行盘点,采取切实措施防止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流失;
五、计划统计部门负责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计划的汇集和平衡:及时、准确地进行统计,为成本管理提供有关的数据;
六、技术、工艺部门负责搞好产品设计,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科学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质量、产量,降低原材料等各种物资消耗,节约能源和工时,降低产品成本;
七、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办法,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对产品的检验,落实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减少不合格产品和废品损失;
八、物资供应部门负责制定、检查纸张等各项物资消耗定额,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制订物资储备定额,对物资进行严格的计量检验,控制消耗,定期盘点,合理组织物资的采购、运输,降低采购费用;
九、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订设备利用定额和管理制度,编制设备运转、维修、保养计划,保证各项设备正常运转,组织设备维修,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维修保养费用;
十、动力部门负责制定水、电、气、风消耗定额,严格计量,加强管理,在保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
十一、劳动工资部门负责制订劳动定额和劳动保护措施,改进劳动组织,合理组织劳动,改善劳动条件,做到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生产事故,按照国家方针、政策和计划的要求,控制工资、福利和奖金的支出,编制临时工、合同工、计划外用工和劳动保护费用计划,节约劳
动保护费用开支;
十二、经管部门要加强报社管理费的管理和控制,节约经费的支出。
第四十一条 按规定各级财政机关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职责如下:
一、审批报社的年度成本计划;
二、审查报社的成本报表;
三、总结和推广交流成本管理的经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四、督促报社认真执行财经纪律,财政、财务制度,正确核算成本,对违反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

关于成本监督与制裁
第四十二条 报社社长、总会计师负责对报社的成本进行下 列监督:
一、审查成本计划、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二、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针对报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三、监督成本开支范围和成本核算规程的执行;
四、执行财政、税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奖惩的决定;
五、审核成本报表,签署上报。
第四十三条 审计、财政、税务机关根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对报社成本管理进行下列检查和监督:
一、监督成本条例、本实施细则以及其他各项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
二、对违反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的案件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
三、检查对违法行为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
四、检查与成本有关的其他问题。
第四十四条 对违反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并犯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报社,除按照财务和税收规定处理外,其情节较轻的,责令报社限期改正;其情节严重的,处以相当于侵占国家收入金额20%至100%的罚款。报社支付的罚款在企业留用利润中开支,不得列入成本。
一、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
二、随意摊提成本费用,挤占国家收入的;
三、弄虚作假,成本严重不实的;
四、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大量废品或其他严重损失浪费,以致成本升高的;
五、损公肥私,挥霍国家资财,增加成本开支的。
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成本条例并犯有本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第一、二、三款行为之一的报社有关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其情节较轻,认错态度好的,给予批评教育;其情节严重,但认错态度较好的,处以本人1个月工资的罚款;其情节严重,确属明知故犯的,处以本人3个月工资以
内的罚款,并给予适当行政处分。
第四十六条 对违反成本条例并犯有本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第四、五款违法行为之一的报社有关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处以本人3个月工资以内的罚款,并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七条 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所称“本人工资”,是指本人的标准工资,不包括各种津贴和其他收入。
第四十八条 对违反成本条例、本实施细则并犯有本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和强迫或指使他人违反成本条例、本实施细则的,执法犯法的,以及打击报复检举、揭发人的,应从重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的报社领导人员,以及会计人员,对明知违法行为,不抵制、不揭发的,应与违法行为直接责任人同时受到处罚。
第五十条 对违反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但没有发生本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所列行为的报社和个人,由上级和财政机关给予批评,并限期改正。
第五十一条 对坚持国家政策,维护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揭发和检举违法行为的人员,由政府或财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表扬或适当的奖励。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随同成本条例实施。过去有关国营报社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同时作废,相抵触的部分,以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为准。
第五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根据成本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补充规定,报财政部备案。
第五十四条 报社所属的,实行独立核算,企业管理的出版社、印刷厂等企业的成本管理,按《国营出版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细则》执行;报社所属非独立核算的出版社、印刷厂,除执行本实施细则的各项规定外,本实施细则未做规定的,可参照《国营出版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细则》的有
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1987年8月15日